主持人:各位网友,大家好!欢迎大家关注本期在线访谈,欢迎沧州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处长张宝凯做客在线访谈与网友交流。
张宝凯:各位网友大家好!很高兴与各位网友进行在线交流,向大家介绍沧州海事局服务雄安自贸区、打造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的相关情况。
主持人:张宝凯处长您好,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沧州海事局在服务雄安自贸区、打造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有什么优势?
张宝凯:地理位置优越,距离近:沧州海事局所管辖区域主要包括黄骅港、南排河水域,沧州与雄安新区地缘相接,距离较近,降低了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。港口条件良好,规模大,功能全:黄骅港—雄安新区内陆港的设立,将黄骅港的海运、场站、保税、通关、船货代理、保险、供应链金融、国内国际贸易等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填充到雄安新区内陆港,实现黄骅港与雄安新区便捷联系。政策支持力度大,发展机遇多。沧州获批建设河北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联动创新区,我局充分发挥海事专业优势,积极参与,2023年5月 11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沧州考察,亲临黄骅港,对港口规划建设的重要指示,更为我们做好海事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。
主持人:请问沧州海事局在服务雄安自贸区、打造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过程中推出了哪些举措?
张宝凯: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,我局充分发挥海事服务和保障功能,研究制定了《沧州海事局服务中国(河北)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六项举措》,创新实施船舶进港前安全自查制度。借助全水域智能潮汐应用平台、智能通航指挥平台(一期)等技术,煤炭港区推行“港前+港池”双待泊区机制,综合港区推行1个20万吨级船舶“待泊区”,建立统一高效的综合交通指挥和组织模式。畅通苏冀能源运输船舶“四直”绿色通道,落实粤冀电煤运输船舶“八优”快线服务举措,实施“大政务”改革以来,推行“三极六制六办”“不停航办证”机制等政务服务举措,让群众少跑腿,企业少跑路。全面应用“单一窗口”,严格落实口岸查验24小时值班制度,为来港船舶提供全年不间断的口岸通关服务。
主持人: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服务雄安新区六项服务举措具体内容?
张宝凯:六项服务举措具体包含:(一)建立雄安新区与黄骅港口岸“区港通”模式。(二)实行海船转籍登记“零影响办证”措施,压降海运物流成本。(三)实行国际航行船舶港口国监督检查预检制度。(四)推行自贸区集装箱联合查验工作机制。(五)实行新注册航运公司船舶临时审核实时发证。(六)实行海事船舶现场监管一条船一次查制度。
主持人:推出的这些成果,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怎样的成效?
张宝凯:各项创新制度实施以来,我局共实施国际航行船舶预审1876艘次,预检船舶206艘次,减少港口国登轮检查时间210余小时,实施一条船一次查1494艘次,船舶开展进港前安全自查2106艘次,其中外国籍船舶272艘次,外国籍船舶自查发现问题船舶16艘次,累计抽查验证船舶356艘次,发现瞒报缺陷船舶3艘次,未开展自查船舶5艘次,通报船舶代理单位6家,提高了检查报告的填制效率、港口国监督检查效率,实现了船舶通关效率的提升。2024年煤炭港区双向通航与待泊区配合,高效组织双向通航1832艘次,双待泊区临时待泊332 艘次,全年共保障9358艘次电煤船安全进出港,电煤下水量继续领跑全国港口;苏冀、粤冀航线累计保障电煤船舶785艘次,运输电煤3144.1万吨,直接经济效益2355万元,减少碳排放6515.5吨。2025年实现20万吨级船舶“错时段”通航,提高船舶进港效率20%以上。实施“大政务”改革以来,办理“船舶国籍一日办结”85件次,比法定时限减少了86%,“船舶名称预留即时办结”90件次,全部实现当场办结,办理海船转籍不停航办证4艘次。为白洋淀相关企业办理通信业务标识码证书和船舶电台执照196件次,助力提升白洋淀水上安全治理水平。建立通关绿色通道,助力“美西集装箱航线”“跨境电商航线”“活牛航线”等重点船舶快速通关,通关时长由法定时限24小时压缩到1小时。
主持人:本期在线访谈,张宝凯处长对沧州海事局在服务雄安自贸区、打造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的推进情况作了详细介绍,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了沧州海事局从哪些方面集中发力,助力雄安自贸区建设。谢谢张宝凯处长参加此次访谈,同时感谢各位网友对在线访谈节目的关注,大家再见!
张宝凯:谢谢主持人,谢谢大家,再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