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程医疗再建功!曹妃甸搜救办公室成功救助突发疾病船员

河北海事局  2025-08-08 15:55:15

2025年8月6日0930时,唐山市海上搜救中心曹妃甸搜救办公室接报:曹妃甸港外锚地锚泊船““中**5””轮轮机长突发胸闷、呼吸困难,情况危急,请求救助。

接警后,曹妃甸搜救办公室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展开救援,指导“中**5”轮起锚,同时以就近就便为原则紧急协调附近作业拖轮前往转移病员。考虑到“中**5”轮距港区远、人员转移上岸需要时间,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,我办公室第一时间启动海上远程医疗救助机制,争分夺秒挽救病员生命。

搜救办公室立即搭建专家会诊平台,曹妃甸区临港医院急诊专家坐镇值班室,通过VHF甚高频+视频连线形式了解病员情况并快速判明病因,指导病员开展含服急救药品和针扎指尖等应急救治,同时安抚病员情绪。与此同时搜救办公室及时向医院传递病员情况,联系救护车携带相关的器材和药品前往码头,为后续转运奠定安全基础。1118时,病员被成功转移上岸,生命体征平稳,由救护车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治疗。

2024年4月2日,唐山市海上搜救中心曹妃甸搜救办公室与曹妃甸区临港医院签订《海上远程医疗救助合作协议》,在应急救助、应急值守、联络沟通、后勤保障四个方面深化合作,优势互补,将海上人员伤病险情救助中专业医疗救助介入的时间由“小时级”压缩至“分钟级”,为海上急危伤病人员抢下黄金救治窗口。自机制建立以来,曹妃甸搜救办公室人员伤病险情救助成功率为100%,通过医生在第一时间的专业指导,有效降低了重症转化率。

下一步,曹妃甸搜救办公室将秉持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,持续深化远程医疗救助机制建设,通过谋划在救助基地设置临时救助站并配备值守医生、探索使用无人机投递急救药品和设备、推动扩大港区海上手机信号覆盖范围等工作,持续优化海上远程医疗救助机制,切实提升辖区海上人命救助水平。